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实验室

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开放基金与自主课题申请指南

作者:   时间:2024-03-19   点击数:

为促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及学术交流,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国际和国内合作,鼓励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前来利用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的学术和设备条件,开展前沿性或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青海大学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特设立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与自主研究课题。项目资助紧密围绕本实验室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热忱欢迎和邀请各有关领域的国内外学者、科研人员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

一、资助范围

本实验室从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水利科学为基础,瞄准学科前沿和原始创新以及高新技术应用,注重应用基础研究与新兴边缘学科交叉融合。2024年度重点资助方向:

(1)黄河上游气候-水文-生态演变研究: 深入研究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包括降水模式、蒸发蒸腾过程等,以预测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发展先进的监测技术,跟踪黄河上游水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了解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黄河上游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包括植被变化、动物迁徙等生态响应,为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人工智能与智慧黄河系统研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大规模水文数据,提高对黄河上游水文过程的预测准确性,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智能支持;开发智慧水利系统,通过传感器、遥感等技术实时监测水资源利用情况,实现智能水库调度、灌溉管理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生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建立智能生态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并应对生态系统异常变化。

(3)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技术研发:研究黄河上游湿地的生态功能,开发湿地保护技术,以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系统健康;探索植被恢复的关键技术,通过植被工程和土地管理实现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促进水源涵养;设计并实施水源区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激励保护措施和生态工程,鼓励地方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4)高原高寒重大工程关键科学和技术:研究高原隧道工程的可行性和效果,探索高寒地区水资源的跨区调配技术,以缓解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压力;评估高寒工程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植被、土壤、动植物等方面的生态效应,为可持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高原高寒工程的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对工程影响的实时监测和应急响应,保障工程运行期间的生态环境安全。

(5)绿色电能互补上网与高质量消纳关键技术研发等方向的研究:研究黄河上游地区可再生能源的互补性,开发智能电网技术,以实现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的协同利用;提高电能储存技术水平,研究高效、经济的电能输送技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的问题;研究绿色电能的高效利用,包括建立电能消纳模型、开发用能优化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在黄河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利用。

二、申请要求及评审

1、实验室接受具备下列条件的申请:

(1)符合《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

(2)学术思想新颖,立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的研究课题;

(3)申请者与课题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课题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基本的研究条件;

(4)经费预算实事求是。

2、申请者必须是课题的实际主持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申请者,需由两名有高级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3、基金课题的研究年限为2年。

4、申请者和课题组主要成员承担在研和申请的基金课题数一共不得超过两项。

三、受理时间及方式

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接受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30日。申请者需在规定日期完成申请书提交,提交电子版至联系人邮箱。

四、基金资助及管理

本期开放基金项目预期项数为5项,自主课题项目预期项数为2项。资助期均为 2 年,资金资助强度一般为开放基金7-10万元,自主课题7-15万元,分2年资助,由学术委员会和实验室主任审议决定。所有开放基金项目将按照“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管理;所有自主课题项目将按照“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自主课题管理办法”管理

联 系 人:乔禛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宁大路251号青海大学

邮政编码:810016

电话:15897149790

Email: 2023990049@qhu.edu.cn

下一条:实验室简介

版权所有@青海大学 青ICP备05000181号-1   公安备案号: 63010502000029